多家银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为保净息差,负债成本管控成关键
近日,国内多家银行纷纷调整了存款利率,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此次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的核心目的在于控制负债成本,以应对当前净息差收窄的严峻挑战。
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透露,该行“平安存”产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已从2.05%下调至1.65%,降幅达40个基点。不过,该行近期推出的三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仍保持在2.0%的水平。浦发银行北京某网点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行特色定期存款“安享赢”三年期年利率已从2.15%降至2.05%,下调了10个基点。
除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部分中小银行也加入了存款利率下调的行列。安徽新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自4月4日起,该行对存款产品执行新的利率政策,调整后两年、三年存款利率分别为2.65%和2.60%,分别下调了15个基点和20个基点。上海华瑞银行五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从2.7%降至2.65%,武汉众邦银行也于4月1日起分别调整了大额存单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后分别为2.4%和2.5%。
当前,净息差下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至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在近期上市银行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不少银行被问及如何稳定净息差,而控制负债端成本成为了各家银行的重要举措。
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表示,2024年工行将主动加强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负债布局调整,优化大类资产摆布,并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则指出,在资产收益率和负债付息率非对称下行的背景下,控制息差收窄幅度的关键在于压降负债成本。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也表示,建行主要从两端入手,既对三年期以上及其他一些付息率较高的存款进行有效管控,又大力吸收低成本的高价值存款,通过负债结构的优化来有效控制负债成本。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进一步分析指出,近期部分银行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的核心逻辑仍然是控制负债成本,以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同时,国内降息预期开始升温,对银行而言,提前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可以为降息之后更好地控制负债成本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短期利率更多地反映当前利率水平,而中长期利率则计入了更多的未来利率变动预期。个别银行通过提前调降中长期存款利率来控制未来负债成本,容易出现期限倒挂现象,即三年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两年期。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