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累”现象频发,专家解析与抑郁状态区别及应对方法
在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在社交软件上频繁表达“心累”的感受,这种心理上的无力感与学业、情感、家庭等多重压力交织在一起,让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记者采访了多位年轻人及心理专家,深入探讨了“心累”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熊楠是一名正在准备转专业考试的大一学生,她感到时间紧迫,焦虑不已;王言佳则因异地恋的情感困扰而内耗严重;李多成因家庭变故和高考压力而倍感压抑。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是许多年轻人心理状态的缩影。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重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王育梅指出,年轻人常说的“心累”,往往可能是陷入了抑郁状态。抑郁状态与抑郁症有所不同,前者是暂时性的情绪不佳,可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改善;后者则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专业治疗。她强调,长期的抑郁状态会消耗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可能引发抑郁症。
那么,面对“心累”,年轻人应该如何应对呢?王育梅建议,提升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和改善心态是关键。专业的心理咨询也是有效的缓解方式之一。熊楠就曾通过心理咨询走出了短暂的抑郁状态,学会了如何调节情绪。
此外,王育梅还提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青少年应对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她呼吁社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病耻感,让青少年学会接纳情绪,并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