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新发现!多吃肉竟能降低骨折风险,还有这些隐藏益处
在追求健康与身材管理的道路上,不少女性朋友谈“肉”色变,生怕多吃一口肉就会让体重飙升。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视角出发,女性适当多吃肉,不仅不会带来肥胖困扰,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中降低骨折风险就是关键一项。
女性多吃肉可以降低骨折风险 有益健康多方面
补铁“小能手”,告别贫血烦恼
铁元素堪称人体健康运转的“幕后英雄”,它深度参与体内氧气的运输与组织的吸收代谢,是维持正常造血功能的核心要素。一旦饮食中缺铁,贫血便会悄然找上门来,使人陷入冷漠、头晕、乏力、皮肤苍白等不适状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效率。
成年女性对铁的需求量远超男性。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数据显示,成年女性每日需摄入18毫克铁,而成年男性仅需12毫克。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成年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流失较多血液,孕期和哺乳期更是对铁的需求“高峰期”。即便到了50岁绝经后,女性每日铁需求量才降至10毫克。肉类富含血红素铁,这种铁的吸收率极高,是女性补铁的优质来源。
维生素B12的“重要补给站”,守护神经系统
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却无法自行合成的营养物质,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而动物性食物尤其是肉类和动物内脏,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素食人群以及育龄期女性,由于生理特点或饮食习惯,缺乏维生素B12的风险较高。
一旦体内维生素B12不足,神经系统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疲劳等症状接踵而至。长期缺乏还会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后者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适量吃肉,就能有效避免这些健康隐患。
优质蛋白“仓库”,减少肌肉流失
肌肉是身体代谢的“发动机”,也是免疫力的“守护者”。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高度契合,利用率极高。对于正在减肥的女性来说,如果为了控制体重而完全不吃肉,身体就会分解肌肉来获取能量,导致肌肉流失,进而使身体代谢降低,免疫力下降。而合理摄入肉类,则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优质蛋白,维持肌肉量,让身体保持活力。
骨骼健康“守护者”,降低骨折风险
骨骼健康是女性一生都需要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流失速度加快,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肉类中的蛋白质、镁、磷等营养成分,是维持骨骼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密码”。
研究表明,与正常食肉者相比,素食者的全骨折风险增加11%,纯素食主义者的全骨折风险更是显著增加50%。这一数据无疑为女性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在饮食中不能忽视肉类的重要性。
健康吃肉“小贴士”,营养美味两不误
想要健康吃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摄入量:成年人每周应摄入畜禽肉300 - 500克,鱼虾等水产品300 - 500克,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 优选肉类种类:多选择禽肉和鱼虾贝类,这类肉类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 选择健康烹调方式:推荐清蒸、炖煮、少油炒等低油烹调方法,避免煎炸、烧烤等多油方式,减少油脂摄入。
- 少吃加工肉类:烟熏肉、腊肉、培根、火腿等加工肉类含盐量高,还存在油脂过度氧化等问题,应尽量少吃。
如果实在不爱吃肉,也不必担心营养缺失。奶及奶制品、豆制品和鸡蛋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发酵豆制品如纳豆、豆豉等可补充维生素B12;黑木耳、苋菜等铁含量较高的蔬菜,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甜椒、猕猴桃、番石榴、草莓等蔬果,能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此外,还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蛋白质粉、铁剂、维生素B12等膳食补充剂。
肉类是女性健康的“好伙伴”,合理摄入肉类,不仅能降低骨折风险,还能预防贫血、守护神经系统、减少肌肉流失,让女性朋友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从现在起,不妨适当多吃点肉,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