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无人机+隐形耳机”驾考作弊大案:兰州考场惊现“谍战”,教练获刑警示众人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4-17 08:50

 

导语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5亿辆,驾驶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刚需”。然而,一些考生为求“速成”,竟在驾考中动起了歪脑筋,将考场变成了“谍战现场”。2024年8月,甘肃兰州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无人机和隐形耳机作弊的驾考案件,揭开了这一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一、考场惊现神秘指令
2024年8月15日下午,兰州市榆中县的一处驾驶人考试场内,科目二考试正在紧张进行。考生杨某作为当天最后一名考生,显得格外紧张。车内监控系统记录下了异常:除了考试提示音外,还有一个神秘声音在关键环节不断提示操作。

驻场民警段晓林和考场工作人员迅速发现这一反常情况,并通过语音系统询问杨某。然而,杨某矢口否认,直到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停止考试,她仍坚称自己不知情。此时,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架无人机在考点上空盘旋。

二、无人机背后的秘密
警方调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考试违规,而是一起涉嫌刑事犯罪的作弊案件。监控视频显示,杨某在考试过程中,耳中不断传来神秘指令;考场外,一辆白色轿车若即若离,无人机悄然盘旋。

警方迅速控制了现场,并传唤了自称与杨某同行的男子曾某。经调查,曾某并非直接作弊者,而是为杨某提供作弊服务的“中间人”。随着调查深入,警方锁定了为杨某提供作弊服务的核心人物——李某。

三、四次失败后的“捷径”
原来,这是杨某的第五次科目二考试,前面四次均未通过。根据规定,第五次考试仍不合格的,已考试合格的其他科目成绩将作废。对考试没有把握的杨某,试图通过“捷径”通过考试。

她通过微信联系了一名自称“专业驾考”的人,支付了1800元费用。然而,东窗事发后,对方不仅退了钱,还将曾某拉黑。警方通过曾某的微信,迅速锁定了李某。

四、驾校教练的“转型”之路
到案后,李某对自己为学员提供考试作弊的行为供认不讳。令人惊讶的是,李某竟是一名驾校教练,因醉酒驾驶被吊销驾照后,转而从事驾校招生工作。

面对日益严格的驾考制度,李某的学员通过率越来越低,驾校经营成本上升。于是,他动起了歪脑筋,从同行手中购买了一套特殊设备,包括隐形耳机和发射接收装置。

五、精心策划的作弊计划
李某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观察考场情况,通过改装手机与考生保持联系。考试当天,他让杨某早早来到考场,穿戴好作弊设备,并将一部提供给她的手机藏在车内扶手箱中。

然而,由于设备故障,李某的声音被外放出来,被监考人员发现。警方迅速介入,将李某和杨某等人传唤到案。

六、法律严惩不贷
经调查,李某购买的蓝牙耳机设备构成了窃听窃照设备的必要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受到法律严惩。

最终,榆中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某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向李某售卖作弊设备的王某也被另案处理。考生杨某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结语
道路安全无捷径,诚信应考既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法律赋予每位交通参与者的责任。这起驾考作弊案件不仅揭露了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更警示广大考生要诚信应考,切勿心存侥幸。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