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师险遭“百万保险”诈骗!警惕冒充客服新套路
清华教师险遭“百万保险”诈骗!警惕冒充客服新套路
近日,清华大学保卫处发布通报称,近期接到公安机关反馈,多起冒充客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目标直指高校师生群体。为切实保障师生的财产安全,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提醒广大师生提高警惕。
诈骗手法多样化,高校师生成重点目标
诈骗分子常采用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假冒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客服,以退款、账户安全等事由为幌子,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者引导其进行转账操作。此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冒充官方客服:诈骗分子伪装成正规平台的官方客服人员,利用其身份骗取受害者信任。
- 发送钓鱼链接短信:向受害者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短信,一旦点击链接,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 诱导下载含木马病毒软件:哄骗受害者下载含有木马病毒的软件,借此获取受害者手机内的隐私信息,为实施诈骗创造条件。
清华教师险些中招,反诈劝阻中心及时拦截
日前,清华大学某老师接到一通自称是某短视频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该老师在平台上开通了一项价值百万的保险业务,并声称若不立即取消,将会从下个月开始每月扣除800元费用。该老师听信其言,按照对方指引进行相关操作。由于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对方提出可通过屏幕共享来协助操作。此时,该老师心生疑虑,随即与清华大学保卫处反诈劝阻中心取得联系。
保卫处反诈劝阻中心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明确告知该老师遭遇的是冒充电商客服的诈骗电话,并详细解释了此类诈骗的常见作案手法。该老师表示,自己平日里鲜少关注反诈信息,对这类诈骗情况缺乏了解,所以才会按对方要求进行操作。随后,反诈劝阻中心协助老师下载安装了全民反诈App,以增强防范意识。
师生需提高警惕,防范诈骗有妙招
为避免落入诈骗陷阱,师生们需牢记以下几点:
- 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客服电话或短信:若接到要求提供个人银行信息或者进行转账操作的电话或短信,应果断挂断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 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咨询客服:使用各类平台时,如需咨询客服相关事宜,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进行,坚决杜绝通过非官方途径操作。
- 保护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随意泄露个人资料,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 不轻易进行转账操作:在未确认电话或短信真实性之前,切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账操作。
- 定期更新账户密码:尽量使用复杂密码,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